大脑中的信息被认为是由上亿个神经元细胞产生的复杂电脉冲模式编码而成的。每个脉冲,即动作电位,是由流经神经元膜的带电离子电流调节的。但是,这些离子是如何穿过神经元的绝缘膜的,多年来一直是个谜。随着膜片钳技术的开发与改进,动作电位的起始、传播以、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机制以及神经网络组织的特定基本原则逐渐被揭示。另外,膜片钳结合现代“光遗传学”技术可以控制和可视化大量神经元的活动。因此,膜片钳技术显然是神经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但是膜片钳实验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有许多需要注意和考虑的问题,包括脑片的制备、减少噪音、避免电极前端的污染、提高封接成功率等。实验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记录模式选取,不同离子电流选择不同电极内、外液,添加不同阻断剂、激动剂,不同数据不同的分析方法等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在科研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解决。
为进一步提升研究人员专业能力,深圳市脑科学学会联合深圳市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脑片膜片钳技术&光明脑技术学社理论培训班,计划于9月11日开班啦,欢迎各位老师报名参加!
培训班优势
1.授课品质保证:讲师一对一教学,保证学会;
2.学习质量保证:培训班采取小班授课的模式,保证学员学习质量。
3.师资力量雄厚:授课讲师均为电生理领域专家学者;
4.真正实操培训:全程学员亲自动手,真正的实际操作培训班;
5.实验设备完善:一台设备不超过3人,每人均有机会上手实操;
6.培训班将获独一无二的探访机会——深入参观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近距离感受前沿科技在脑科学领域的突破与应用,体验浓厚的学术氛围。
培训目标
1.熟悉脑片膜片钳技术的基本理论
2.学会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的配制
3.学会玻璃电极的拉制
4.学会制备小鼠脑片
5.学会脑片膜片钳设备的基本操作
6.基本掌握pCLAMP软件的记录程序的编辑
7.基本掌握脑片神经元放电,突触可塑性的分析包括:mEPSC,mIPSC,eEPSC, eIPSC等
8.学会用clampfit分析记录到的数据